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“用工荒”加剧 德国每年经济损失达850亿美元

来源:劳动经济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18 19:3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各经济体报告劳动力短缺的制造企业的百分比 瑞银经济学家Felix Huefner预计,到2023年底,德国工资将增长3.5%。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,波士顿咨询公司表示,德国企业每年因结构性劳动

各经济体报告劳动力短缺的制造企业的百分比

瑞银经济学家Felix Huefner预计,到2023年底,德国工资将增长3.5%。

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,波士顿咨询公司表示,德国企业每年因结构性劳动力短缺而付出的成本超过800亿美元,在接受调查的国家中名列前茅。根据该研究,按照目前的移民速度,到2035年,德国劳动力将减少300万,到2050年将减少900万。

工资的快速上涨可能会加剧通货膨胀,让政策制定者感到头疼。即便经济前景正在恶化,这一趋势也可能会促使欧洲央行采取更鹰派的措施。

另外,移民数量在疫情期间下降,到2021年才部分恢复。移民是技术工人的一个重要来源。

德国政府最近发布了一项增加技术工人的新战略,包括培训和移民。德国总理奥拉夫?肖尔茨领导的政府正在寻求修改移民法,以吸引更多来自欧盟以外的工人。他的两位部长最近抨击了之前的做法,称其“太迟缓、太官僚、太不受欢迎”。

智通财经APP获悉,在德国努力应对能源危机之际,工人的严重短缺加剧了本已难以保持竞争力的制造商面临的问题。人口老龄化以及新冠疫情加剧了德国的劳动力短缺,使空客、宝马和巴斯夫等制造商缺乏满足需求所需的员工。最近的调查发现,创纪录的50%的公司因员工问题而减产,每年给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850亿美元。

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调查,在欧洲四大经济体中,德国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最为严重。造成这种短缺的原因很多,但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人口结构。

劳动力短缺加剧了成本压力。数据显示,德国9月通货膨胀率为10.0%,创下1990年以来新高。由于工人需求旺盛,德国公共部门员工要求加薪10.5%,金属行业员工要求加薪8%。

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可能是工人的福音,但对德国这个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来说,这将打击其工业的竞争力。

由于成本飙升,德国制造商——尤其是化工、玻璃和陶瓷等能源密集型企业——的利润已经蒸发。一些企业不得不关闭工厂或将生产转移到国外。

除了人口趋势之外,欧洲仍受到疫情的影响。数百万人在疫情时期被解雇,但许多人后来并没有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。

随着婴儿潮一代开始退休,没有足够多的年轻人来填补缺口。德国就业机构预计,这一缺口为每年36万至38万,并预计到2030年将升至50万。

德国公司面临日益严重的劳动力短缺

结构性劳动力短缺

“能源价格高企和技术工人短缺无疑是德国工业前进的障碍,”Huefner表示。“像法国这样人口结构更好的国家,未来将拥有更强的生产能力。”

Ifo 研究所的劳动力市场专家 Stefan Sauer 表示:“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削减业务,因为没有足够的工人。”“从中长期来看,这个问题可能会变得更糟。”

文章来源:《劳动经济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ldjjyj.cn/zonghexinwen/2022/1018/1071.html



上一篇: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“一线观察”调研问卷
下一篇:农业板块表现强势

劳动经济研究投稿 | 劳动经济研究编辑部| 劳动经济研究版面费 | 劳动经济研究论文发表 | 劳动经济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劳动经济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