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劳动经济研究版面费是多[04/09]
- · 《劳动经济研究》投稿方[04/09]
- · 《劳动经济研究》数据库[04/09]
- · 《劳动经济研究》期刊栏[04/09]
吴沛哲等:美国经济衰退后美股何时见底?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 美国经济衰退似乎难以避免,但就目前来看,发生类似2008年深度衰退的概率较低,市场风险仍不容小视。我们判断,
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)
美国经济衰退似乎难以避免,但就目前来看,发生类似2008年深度衰退的概率较低,市场风险仍不容小视。我们判断,目前熊市尚未结束的重要依据之一是,历史上,股市从未在衰退出现之前真正触底。
首先,对于经济衰退的幅度,我们以GDP回落超过3%定义为深度衰退,不足3%则认为是轻度衰退。美国从1920年代以来,一共发生了15次经济衰退,深度衰退一共发生过7次,具体时间段可参考下表。
不同程度衰退对于市场的影响
美国7月CPI只录得8.5%增长,低于市场预期的8.7%,资本市场迅速给予积极反馈。但是,我们通过银科金融研究院自制的美国经济晴雨表可以看出,美国制造业领先指标已经出现回落,经济放缓已经是事实。虽然通胀已经触顶回落,但劳动力市场的火热,预示后续通胀粘性较大,还将在高位徘徊。7月公布的二季度GDP环比下降0.9%,显示美国已经进入技术性衰退。
就目前看,随着全球化的潮起潮落,各国重塑产业链带来的重置成本上升,以及能源结构转型,这次通胀的粘性和持续时间将比以往都严峻,短期回到疫情前水平难度较大。投资者更应该要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,提前做好部署。(中新经纬APP)
表2:美国轻度衰退的持续时长和回撤
美国经济的确已经开始放缓,美股的盈利虽然还在高位,但是增速近期也快速走低。另外,从商品期货价格的回落也能看出,市场已经从交易通胀,转而交易经济衰退。
其中,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持续时间最长,整个衰退期延续了43个月,衰退前后最大回撤也是7次之最,达到-55%。持续时间最短的是2020年,衰退期只有2个月。回撤最小的是1945年,回撤幅度几乎为0。7次深度衰退的统计结果看,深度衰退通常持续时长为16个月,平均回撤为-35%。
历史上美国每一次经济衰退的时候,都会伴随着失业率的大幅走高。在整个衰退期间,失业率一直呈现上行趋势。而目前,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非常强劲,失业率非但没有抬升,还出现稳定逐步回落的态势。
表1:美国深度衰退持续时间以及回撤
目前距离衰退还有多远?
我们整理了1950年代以来8次技术性衰退,发现在技术性衰退发生后,都对应着NBER定义的衰退发生,或早或晚,但无一例外。但反之,NBER衰退期发生并不一定会伴随技术性衰退的发生,可以说,技术性衰退是NBER衰退发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。
市场上习惯把跌幅超过20%定义为“技术性熊市”,同样,对连续2个季度的GDP环比负增长,市场定义为“技术性衰退”。美国经济研究所(NBER)对经济衰退有明确的定义,由于NBER需要在衰退影响的广度、深度以及时间长度上作确认,其公布时间往往在发生技术性衰退之后,所以市场对技术性衰退特别关注。
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,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,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。
目前出现劳动力市场偏强而生产活动走弱的迹象,主要是来自疫情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。一方面,由于在疫情期间美国政府推出的救助计划,和部分美国居民对于疫情健康的担忧,提前退出了劳动力市场,导致部分劳动力缺失,劳动者参与率至今都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。6月的劳动者参与率为62.2%,远低于2020年初的63.4%。
责任编辑:王蕾
那么,美国目前距离衰退还有多远?
作者 吴沛哲 银科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
但是在衰退发生后,市场的见底时长却完全不同。深度衰退在衰退发生后,平均需要10个月才会见底。而轻度衰退时,市场平均只需要7个月便会见底,早于深度衰退3个月。
另外一方面,由于疫情也改变了美国消费者的习惯,大量消费场景从线下转移到线上,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转变,导致雇主在短期内难以招到足够合适的员工,从而劳动力缺口在疫情后依然难缩小。
那么,经济衰退对于美股的影响如何?我们同样将从历史的数据中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。
在行业表现上,过往6次经济衰退期的统计数据显示,只有公共事业、必须消费和医疗保健的盈利会录得正收益,体现出这三个行业的防御特征,其余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其中,材料、可选消费等跌幅最大。可以看出,这类板块对经济衰退较为敏感。而以成长类为主的信息科技板块跌幅居中,说明成长股对经济衰退敏感度一般。
文章来源:《劳动经济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ldjjyj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6/1063.html